第41期:搭建数字增城政务信息空间平台实现政务共享与联动
在各类政务信息中,80%以上的信息都与空间位置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关系,即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某种关联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定位到某一个具体的空间位置。这种内在的空间信息关联,为政务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市城乡规划局在规划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搭建了数字增城政务信息空间平台,服务于政府部门,实现政府部门间政务信息的共享与联动。
一、建设背景
2006年以来,我市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规划信息化体系,一是实现全市域1:2000和1:5000地形图全覆盖,对全市域的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形成了较为
完整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建立了动态更新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数据库,实现了规划管理“一张图”;三是通过系统和“规划专网”的建设形成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体系。
为实现“由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向数字增城平台提升;由向城市规划管理服务向为公众服务的开放系统提升”,市城乡规划局开始建设“数字增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数字增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含遥感影像数据、数字线划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等空间图层,以及不完整的各委办局专题信息图层(涵盖规划、国土、文保、供电、民政、环保、交通、民合社、三旧办、旅游、水务、卫生、教育、应急、工商、林业等18个部门的167个图层),基于政务网实现了与水利、环保、应急业务平台之间的系统对接,并且在绿道建设、名镇名村建设和农村住宅现状调查等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市城乡规划局现阶段围绕服务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开始建设“数字增城政务信息空间平台”(以下简称“政务空间平台”)。
图1 数字增城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二、政务信息空间平台的概念与作用
政务信息空间平台面向关心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政府各委办局、事业单位,可以将政府各部门提供的可共享的地理空间信息集中管理和维护,并在政务专网中以服务接口的方式开放给其他委办局。各委办局可利用接口,结合自己的需要,调用中心的数据和应用接口,快速地搭建自己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轻松整合第三方应用,并和其业务流程无缝融合。政务空间平台将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将各类政务信息准确、快速地匹配在统一的空间位置上,有利于快速编制政务专题地图,如大敦村出租屋外来人口调查用图、生猪禁养区范围图等;二是直接实现各类政务信息的查询、量测、统计分析等基本功能;三是通过政务空间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各委办局可快速搭建自身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避免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重复投资与建设;四是实现各委办局间的数据多向在线共享,开展市政府重点项目时,形成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基于政务空间平台协同工作的机制;五是解决城市一张图“数据更新难”的问题,做到权威数据来自权威部门。
三、政务信息空间平台的建设
政务信息空间平台技术总体框架以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法规与标准体系为保障,由门户与渠道层、应用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等组成。
在总体框架中,数据是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政务空间平台中数据可以分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主题地理空间数据两类。(1)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遥感数据资源、数字线划图、政务电子地图、地址数据和政务信息图层。日前已完成遥感数据资源、数字线划图、政务电子地图和地址数据的建设,政务信息图层则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也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政务信息图层的获取过程实际上是以政府各部门现有的业务信息资源为基础,采集、补充对应业务对象地理空间信息的过程。(2)主题地理空间数据在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政府业务应用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以综合治税主题共享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为例,综合治税涉及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公安局、外经贸局等近30个政府部门的相关资源,可以利用全市统一的增城市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一中转枢纽进行资源的汇集和更新,并利用地址匹配引擎这一技术支撑手段,实现业务属性数据的自动空间整合、交换、共享的全流程化机制。各部门可以将相关治税资源上传到政务平台中进行定期资源交换,并利用自动地址匹配工作生成图层,通过各部门的在线审核确认后,供领导决策使用。这种获取、更新机制的建立,将解决困扰跨部门业务协同所需资源的自动更新、维护、联动等问题,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图2 政务信息空间平台技术总体框架
建设政务信息空间平台能够有效提高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达到多部门业务联动,如在2012年综合治税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都可以利用政务空间平台提高效率。市城乡规划局将在数字增城政务信息空间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务空间平台数据,尤其是政务信息图层,并努力实现平台与包括综合治税、交通、市政、环保、公安、城管等单位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政务空间平台的应用部门,最终使政务空间平台能够为政府各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业务联动、并联审批、统筹服务”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 周婷婷 黄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