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数字增城专刊>第54期:增城市村庄信息化现状与建议

第54期:增城市村庄信息化现状与建议

  村庄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过程。村庄的信息化水平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为了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增城市近年来加大了建设“数字增城”、“幸福增城”的力度,积极推进村庄信息化建设。

一、我市村庄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村村通”的推广与落实

  增城市从2006年开始进行“村村通”信息化建设工程。2006年,投资1104万元用于“村村通电话”,实现了20户以上1759条自然村“村村通电话”,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在农村网络通信方面累计投资3416万元。中国电信增城分公司于2007年投资802万元用于“村村通宽带”,实现了283条行政村村村通宽带,能够满足全市农村用户网络通信的需求。2011年,广州移动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社会民生,尤其是在帮扶增城山区的发展上,为37个村建设信息化惠民服务站,大力推广“农信通”服务,累计服务5万农民,开展移动通信的“村村通工程”,开启了农村移动通信的时代。

  (二)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的初步推广

  “村村通”工程使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大部分区域,为村庄信息化奠定了 “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城各企业单位抓住机遇积极建设村庄信息化的“软件”基础。

  2007年增城电信投资240万建设了“增城都市五好农业信息平台”,2011年又对其升级改造,以互联网为平台,首次举办以“品荔枝,游绿道,尝美食,享农家乐”为主题的“2011年广州(增城)网上荔枝文化旅游节”活动。该活动组织方还在新浪等主流网站上开通微博帮农民吆喝推销荔枝等特色农产品。同年,增城市科技经贸和信息化局联合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搭建了“增城市派潭镇、正

  果镇和小楼镇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该电子商务平台将帮助增城北部贫困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和个体农户实现新的经营模式。

  市城乡规划局则从村庄规划管理入手,更注重建设公益性信息化平台,让“一手”的规划信息及时传递到村镇。2009年开展的增城市城乡规划村镇信息化网络建设项目,搭建了增城市村镇内部信息高速路,使各镇(街)能够更好地进行城市建设管理、招商引资项目选址和新农村建设。项目集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村镇信息化基地的成果,是农村住宅现状调查和管理平台、三旧改造平台等数字增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基础。2014年市城乡规划局着力研发增城市村庄规划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根据广州市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广州市村庄规划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研发出一套村庄规划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对增城市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等内容进行规范管理,以“一张图”的形式展示城市规划与村庄规划成果,辅助规划决策,同时向村一级推广规划信息化成果,让村委和村民及时了解最新的规划信息,成为便政利民的好工具。

image230

图1 增城市村庄规划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三)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市成教中心会定期举办技能培训活动,每年都有电脑等培训班,课程结束后还会进行考试审核,全面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同时,广州市继续教育系统开通了网上报名或网上授课模块,利用互联网,农民在家就可以报名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班与理论知识学习班。通过开展培训及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素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四)科技下乡推广

  每年5月我市都会举办科技周活动,每年主题不一,主要都是围绕“科技创造智慧生活”为主题而变化,坚持以提升公民素质为重点,营造关注、参与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以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精心策划每年一次的科技周活动,以满足人民大众对科技知识的了解与需求。

image231

  图2 市城乡规划局参与科技下乡推广活动

二、村庄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信息化意识待加强

  相对来说,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同时因为经济问题,大部分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特别是派潭、正果等这些地域偏僻,经济水平低下的北部乡镇,农民对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等这些新生事物有怀疑与不信任的心态,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也影响了村庄信息化的整体运作与发展。

  (二)信息资源获取成本高

  想要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电脑。虽然说现在电脑普及了,价钱不高,但是相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说,配置一台电脑需要3000多元,占了农民微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另外,即使有了电脑,接入互联网还需每月向网络运营商交80元-120元不等的宽带入网费用,全年下来,就要1000多元,对于农民来说,这费用也不算少。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从而大大限制农民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

  (三)村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

  尽管增城市已普及了十二年义务教育,电脑等信息化课程也纳入了教学课程,孩子们在学校里都掌握了电脑和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但这些孩子在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并不会回到农村工作,在农村工作的大多数都是上年纪的农民,这些农民信息化学习的意识不强,而且学习能力有限,这更加扩大了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缺口。

  (四)信息化平台未普及使用

  虽然增城市已经建设了“增城市派潭镇、正果镇和小楼镇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增城都市五好农业信息平台”和增城市村庄规划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等农村信息化平台,但由于建成时间短,平台还未普及使用等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是得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人群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一般农民的普及较少,对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规划信息宣传的作用有限。

三、村庄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村庄信息基础建设

  逐步为每个村庄配备远程客户端、服务器等基础设备,利用配备的设备加快有线宽带网络建设,重点扶持北部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宽带普及率。加快光纤宽带网络规划建设,推进光纤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加快在村镇部署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推进多种数字化终端在农村的集成应用,提高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二)降低入网成本,普及网络使用

  鼓励网络运营商推出更多优惠月租、免费装电话、装电话送宽带等优惠促销政策;为农民定做上网优惠套餐,降低互联网接入资费。这样,可以减轻农民信息获取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多渠道的获取网络信息。

  (三)提高农民运用信息化工具能力

  政府应加大培训投入,以成教中心作为媒介,定期举办农民计算机网络技能培训班,着重培养农民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销售其农产品或者服务。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民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应用性问题,只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有效地使用信息化工具。因此,政府机关可在每个镇中设立信息咨询站,帮助农民解决在实际中使用信息化工具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建立长期信息化技术扶助服务机制,带动农民增收。

  (四)号召更多企业单位参与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推广

  一个村庄涉及人口、建设、教育、卫生、旅游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类别很多,数据量也很大。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大数据,梳理清楚分散在经济、教育、科技、民政、卫生、人口计生、人力资源与旅游等部门的涉农信息,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号召更多企业单位,参与农村大数据形成机制建设。通过共建共享,整合分散在各部门间的涉农基础信息,建立涉农信息基础资源数据库,推动各级政府部门间、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间涉农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城乡间的各类信息共享,防止出现农村“信息孤岛”问题,全面推动村庄信息化发展。

  (作者 单湛波)

一键分享: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昵称: 验证码: 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2016,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百度地图    电脑版    手机版    微信版    技术支持:地理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