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数字增城专刊>第64期:挖掘增城自然人文特点 科学编制增城地名规划

第64期:挖掘增城自然人文特点 科学编制增城地名规划

  地名是指所有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包括:河流、湖泊、山体等的名称,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包括城市、村庄、道路、居民住宅区、广场、公园、桥梁、大型建筑物的名称等等。这些地名,特别是城市道路地名,不论是历史上形成的还是新确定的地名,都会表征出当地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美学方面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建立系统化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地名系统,对城市的个性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增城地名的形成

  增城地名的形成与增城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特征有着密切关系,是增城自然、人文综合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增城的地名也反映了增城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一)增城地名与自然特征

  增城地处东南沿海,且由于北回归线经过北部的小楼镇、正果镇,故全市表现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其主要特点是:高温,降雨,霜日少,光照充足,农作物一年四季栽培。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也使得增城拥有丰富的亚热带地区的动植物品种,这在增城市的地名中也有较多的体现,如荔、竹、莲、桃、荷、蕉、榕树等植物名称在地名的选字组词中被大量使用。增城自古盛产荔枝,因而增城众多村落、道路、广场的命名等与荔枝有关,如荔枝园、荔枝山、荔城街、荔园、荔枝坳、荔新大道、荔乡路、荔兴路、挂绿广场等等。同时,因为气候湿润,水量充沛,因此增城市地表河流众多,湖泊、水库、坑塘、沟渠等水域及与之相关的水利设施遍布全市,所以出现大量以水、塘、坑、陂、围、基、坝、沙、沥、滩、涌等与水有关的地名,例如有“塘”字的地名就有九塘村、丁塘、大塘面、大塘下、大塘洞、上莲塘、下莲塘等等。此外,增城市的地貌类型主要以低山和丘陵为,因而因山得名的地名比较多,且多位于北部三镇,如二龙村、七岭、大龙、门口咀、山泽等。

  (二)增城地名与历史文化

  增城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增城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岭南文化的多元融合性特征。秦朝之前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城与广州同属于百越中,扬越之地南越(如图1)。秦统一后,汉越文化的多元性。南越国以珠三角为中心,增城随之进入文化融合期。秦至唐宋年间,中原人口不断南迁,广府文化基本融合定型。增城的广府文化也随之定型。至明清时期,大批客家人迁入增城,这些客家人带来了客家风俗文化,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开始与广府文化融合。增城市外来移民迁居于此,并繁衍生息,与当地土著人的交互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文化传播扩散开来,这在增城的地名中也有所体现,譬如具有客家特征的“屋”、“輋”的地名,如王屋、李屋、山油輋、白狗輋等。悠久的历史必然带来民间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纪实事件,这些对增城的地名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大步口因传说正果宾公佛来增城县看戏,第一步到了大步口而得名;古地名甘泉都,是为纪念三部尚书湛甘泉而将新塘的地方称为甘泉都,在民国后期已将都乡(区)改为镇。

图片1

  图1 战国时期增城的地理位置

  资料来源: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改绘

二、地名规划的编制

  (一)增城开展地名规划编制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增城作为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确立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面貌日新月异,新的地名不断涌现,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具体问题包括:

  1.道路通名等级不够清晰,名不符实

  道路通名一般采用快速干线——大道——路——街——巷等来对应道路等级,就道路宽度来说,通常是快速干线>大道>路>街>巷,且城市范围内道路才能使用“街”,但目前我市许多村道都使用××街进行命名,道路通名等级定义及划分不够清晰。

  2.专名命名随意性强且过于繁杂

  一部分道路的专名直接由所在的自然村或者行政村派生,或者直接命名为“行政村名+自然村名+道路通名”的形式,如官田新屋路、秀山打石楼村路、白洞赖屋新屋路、下围东山路等。这种随意命名的现象在本市农村内随处可见,另外一个后果就是道路名称过长,不利于地名识别与管理。

  3.同路不同名现象

  这种情况出现在道路经过不同居民点或者不同行政村时发生,主要在农村地区比较多见。同一条路,在某一段叫做某某路,在不远处的另一段又换了一个路名,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村民们对所有权的敏感性,同路不同名不利于道路的识别和规范化管理。

  4.广场通名被泛化

  广场指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面积的露天公共开放空间。商业建筑,如果庭前确有广场并且广场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建筑物和庭前广场可以连体命名为某某广场。否则,仅商业建筑不应命名为广场。但现在某些商业建筑也命名为广场,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中海城市广场”。

  (二)科学编制增城地名规划

  为解决当前我市地名命名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地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2013年底,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增城市地名规划(2013-2015)》,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

  1.制定地名命名总体原则

  增城地名规划系统分析研究了增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对地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影响,遵循地名命名规范和地名规划技术标准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增城地名文化。为科学编制地名规划,制定了以下地名命名原则:

  (1)地名的构成必须由“专名+通名”构成,这种结构的地名具有指位和指类的功能,能够区分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地名类别。如道路专名必须和道路通名一起使用才能表达出确切的地理含义,如“广汕高速公路”中的“广汕”这个专名,如果离开高速公路这个通名,其代表的地名就不能确切表达它的意思。通名具有指类功能,体现道路系统的等级。

  (2)地名在全市范围内不得重名;避免同音、谐音,并避免歧义词和方言贬义词。

  (3)现行地名基本维持稳定。早期的现有地名,大众都认同的应该予以保留,有一些有较大歧义或者存在不雅用词的,由地名管理部门组织重新命名。

  (4)地名命名应注意与周边地名的协调,注重与现行规划的衔接,体现整体性与系统性。

  (5)立足增城自然和人文特点,清晰反映增城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增强地名系统的稳定性和文化内涵。

  2.建立地名采词指引

  地名规划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地名的采词指引。采词指引是根据城市不同片区发展历史、自然人文特征、地名传承等因素进行城市地名规划,而确定的各区地名专名的命名主题或者构成基本语词,是区域地名命名的基础和依据。今后该区域内如道路、居住区等重要地名均可围绕这一特色或者主题展开。下面以增城教育城片区(一期)道路地名命名为例来说明如何建立地名采词指引,进行地名规划。

  教育城片区位于增城西部偏南,由秀山、乌石、凤岗、朱村、龙岗、联兴、安良、五联、坑贝9个行政村的部分区域组成。西福河从中而过,区内还分布有大小不同规模的水塘山丘,东临荔城街,西面中新镇,南邻新塘镇,北接小楼镇,广汕公路贯通南部,交通十分便利。根据《增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教育城的建设主要以教育、居住为主、以打造教育特色为核心,同时充分体现低碳、智慧和“花城、绿城、水城”理念,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山水田园型教育城。

  按照项目前期调查成果,本片区内大部分地名源于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派生或者以山体为自然实体名称进行派生,如凤岗村、龙岗村、坑贝村等。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这一片区的功能定位及陈建华市长“注重传承当地文脉和地理特征为依据,体现文化引领,借鉴国学思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突出教育取向”的命名原则,本片区地名命名采词主要以突出教育、科研功能,同时结合附近地理要素命名为主要导向,达到凸显片区功能与指位的双重作用,最终的地名采词指引如下:

  (1)突出组团教育与创新功能,以“博”、“思”、“善”、“仁”、“义”等为主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派生,如敬学大道、博约北路、博约南路、思齐北路、思齐南路等。

  (2)借用河流、聚落名与体现区域功能用字进

  行寓意式命名,如取“西福河”的“福”与成才二字进行组合进行寓意式命名,如福才路、福成路、大成南路、大成北路等。

  (3)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保留、发扬本地文化特色,以古代大儒的名或者字进行寓意式命名,如若水西街、若水东街、与之西路、与之东路、菊坡路等。

image022

  图2 教育城(一期)道路地名规划图

三、结语

  地名规划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间内地名形成、演变、发展的蓝图,是加强城乡地名管理的依据,也是一个地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增城市地名规划(2013-2020)》对增城市地名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指出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按照我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近、远期城乡规划为依据,构建了特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富有岭南特色和本地文化内涵的整体地名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增城市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机制,也彰显出了人文增城特有的内涵和精神。

  (作者 林旭芳 凌筱舒)

一键分享: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昵称: 验证码: 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2016,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百度地图    电脑版    手机版    微信版    技术支持:地理信息部